一路过关斩将搞定雅思成绩和学校申请就能安心享受校园生活了吗?
在国外,你将经历早八点的课程,坑爹的队友,极品的室友,和各种mission impossible。然而并不用担忧,因为你总能默默承受这一切最终仍然坚强地活着,并且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今天立思辰留学就给大家说一下在留学生活里,你们可能面对的那些让人崩溃的时刻。
1、语言大关
听不懂+说不清=我崩溃了!
雅思终于历经艰险达到了录取的最低要求,但出国初期凭借磕磕巴巴的口语和仿佛装饰品的耳朵自然是不太顺利的。
一方面,留学国家往往海纳百川,除了不同口音容易造成混乱之外,机关枪般的语速也多多少少会影响对话质量。
初来乍到的留学生还不懂那么多当地的俚语,也不完全知晓有些词语或表达容易引起歧义。如果没有正确的反应或做出奇怪的回应,自己闹笑话倒是小事,怕就怕冒犯了别人还不自知到底是哪分哪秒哪句话出了错。
他们到底在说什么?我该说些什么?
另一方面,中国留学生初来乍到往往逃不开刻板印象——shy,不爱开口+躲避眼神交流,大概是中国学生的通病。在中国人较多的学校或专业里,大家基本都和老乡抱团,做项目、做作业、小组讨论,都是中国人,偶尔和外国小哥哥或小姐姐分到同组,手足无措会是第一反应。
2、饮食习惯
我想念我的八大菜系!
不同的法律规章制度、风土人情、办事方法、食物……对留学生而言,踏出国门几乎是要重塑十几二十年养成的所有习惯。
以做饭为例,国内炒煎烧煮油烟大,国外方便轻食或junk food多,英式中餐又贵又难吃。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呢, 没想到也是个冒险活动。在国外,排油烟机=厨房摆设,中国留学生往往是一边做饭一边盯烟雾报警器。
更别提想一解思乡之情,在家里烫火锅或螺蛳粉这种味道大的食物,还要小心被外国室友投诉。
3、出行安全
人口密度,中国人从未遇见过的难题。
在国际知名大城市的留学生们可能在这个问题上相对easy一些,但在村里上学的同学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下午的课上完了,傍晚回家路上见不到什么人,房子与房子之间隔得也较远。
万一一些学校的校园还位于犯罪频发的地区,要是真的单独行动,走在路上心惊胆战,如果有紧急情况,很难及时有人帮忙。
4、孤独预警
不社交=不合群?
当你发现你的同学们非常热衷抽烟喝酒开派对、社交媒体秀一秀,而不喜欢这些的你,又恰好在一个华人很少的学校,就显得很不合群。
他们怎么又叫我参加趴体?他们开趴体怎么没叫我?
当然了,也许是学校氛围不同,不少学校的学生为了学习,努力程度绝不亚于为高考冲刺的国内学生。
独自一人在国外,孤独,一直都是身心两方面的。怕不合群遭受的冷漠或歧视,也怕硬融的合群让自己疲惫不堪。明确自己的目标,只跟合得来的群体一起,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哪怕不合群,但从不后悔在国外读书那几年,也对这份经历充满感激。
逢年过节的也很想家,但这倍感孤独的时刻往往又是考试的重要时期,思乡情绪很快就被学业上的焦虑占据。
5、学习压力
怕deadline 更怕fail!
跟国内二三流轻松混日子的大学大不一样,国外大学的严苛和繁重的学业任务,时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不少学生为了学习,努力程度绝不亚于为高考冲刺的国内学生。
论文敢去网上抄?学术不端、侵犯知识版权,在国外有什么后果?
挂科是轻的,延期、降级、退学也不是最重,一旦被原作者起诉需要民事赔偿可就是大污点了。
GPA那么好拿的?没考过重修不就得了?Naive!
很多学校对国际生的GPA有强制限制,低于一定点数会被强制退学!
所以啊,赶着deadline写不出来又不能抄的绝望,真是戳痛很多留学生。
6、花钱看病
天大地大,健康最大!
在国外,不敢生病,生不起病,是我们的共同认知。食物贵我们可以自己做饭,理发贵我们可以自己学着剪,一切能自理的都尽量自理了,可生病呢?不止是小感冒小疼痛呢?
众所周知,国外的医疗费用极其昂贵且奉行预约制度。在离家千里的国外生病,亲朋好友也不在身边,大概是留学生最害怕的事了。可是谁能预知风险和意外?谁能确保自己一直健健康康?
但立思辰留学小编还是有一句说一句:生病受伤时可千万不能硬撑着不去看医生,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想了解更多出国留学干货,院校最新资讯,精彩留学故事,名校申请案例等,就关注立思辰留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