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关键词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发展历史

2017-09-05 11:20:01 英国留学云 4008-941-360

大学排名

院校大全

留学案例

在线申请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英语: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有时简称牛津大学博物馆(Oxford University Museum),是牛津大学收集陈列自然史标本的大学博物馆,位于英国牛津大学基伯尔学院对面。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为达尔文发表演化论的机构;创馆时的馆长为地质学家约翰·菲利普斯,为达尔文演化论的主要怀疑者之一。该博物馆的讲座大厅,曾是1860年牛津演化论大辩论的场址,现时由大学的化学、动物学及数学系所使用。

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的成立标志了牛津大学发展科学及科学园区的历史意义。

发展历史

1850年牛津大学的自然科学名誉学校(通过参加课程可以获得名誉学位的机构)建立,但其教学器具、解剖学和自然史标本都散放保存在散布于整个城市里的牛津各个学院中。1855到1860年间,钦定医学教授亨利·埃克兰德爵士多次呼吁建立一座博物馆,将分散的自然科学标本统一保存和展示。他在1858年举办了一次讲座,阐述了建立博物馆的重要性,他认为牛津大学过于偏重神学、哲学、经典和历史等人们学科的研究,需要给学生一个了解自然界的机会了,需要“让学生获得关于造物主伟大设计的知识,因为我们自身也是其中的一员”。这种将自然视作神的第二本书的想法,在19世纪十分常见。

1855年博物馆工程正式动工。1857年,阿什莫林博物馆负责人,地质学家约翰·菲利普斯被任命为首任馆长。在他的组织下,牛津的天文、几何、实验物理、矿物学、化学、地理学、动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和医学诸系相继搬入此处。1860年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完成后,许多实验室都在大学博物馆创建后,于馆址周边设立,如于1870年建立的,比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成立还来的早的克拉伦登实验室。

1885-1886年,博物馆的东面增添了一座新建筑,由托马斯·纽曼·迪恩之子托马斯·曼利·迪恩设计,用于保存奥古斯图斯·皮特·里维斯将军的种族学标本,即今日的皮特·里维斯博物馆。按照19世纪的思维,神所造之物是自然史研究的范畴,而人所造之物是人类学研究的范畴,区分这两者十分重要。随着系的规模越来越大,各个系逐渐都搬到南公园路附近的新址,组成了牛津科学区。最后一个搬出的是昆虫系,它于1978年搬入动物系楼,但近日在博物馆的二层仍有一个昆虫系的实验室。1996年博物馆的名称从牛津大学博物馆改为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

1860年牛津演化论大辩论

1860年6月28日,英国科学促进会改在新开放的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召开年会。6月30日,围绕美国科学家约翰·威廉·锥伯的一篇文章,达尔文的好友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与牛津主教塞缪尔·韦伯佛斯(Samuel Wilberforce)发生了关于演化论的争论,约瑟夫·道尔顿·胡克等著名科学家也参与其中。虽然对该事件的记录和描述,都显示支持达尔文演化论一方的理据较有说服力,唯赫胥黎支持者的相关报道似乎倾向将此辩论内容渲染成激烈的对立辩论,以追求轰动效应。

1894年无线电报的首次公开展示

1894年无线电报在牛津大学博物馆首次公开展示,由英国物理学家奥利弗·约瑟夫·洛奇爵士展示无线电报的基本原理,当时的演讲厅挤满人群,观众包括物理学家瑞利男爵、电机工程师亚历山大·缪尔黑德、电气工程师和物理学家约翰·弗莱明与物理学家西拉·菲利普斯·汤普森等。

相关资讯
英国留学评估
已有-人成功获取留学方案
© 2005-2024 立思辰留学版权所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