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Fitzwilliam College, Cambridge),为纪念菲茨威廉子爵七世而建,是剑桥大学的学院之一。该学院的特点是友好、多元化,尊重传统而敢于创新。
菲茨威廉学院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曾培育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包括Sir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1932年诺贝尔药学奖得主,研究神经元功能)、Albert Szent-Gyrgyi(1937年诺贝尔药学奖得主,研究维生素)、César Milstein(1984年诺贝尔药学奖得主,研究单克隆抗体)、Joseph Stiglitz(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自由市场)Angus Deaton(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等。
菲茨威廉学院始建于1869年,原院址在菲茨威廉博物馆的对面。1963年迁入位于城堡山的新校区,并于1966年正式成为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学院现有450名本科生 , 300名研究生及超过150名研究人员。
历史
名称来源
该学院的名称来源于菲茨威廉子爵,一位卓越的盎格鲁 - 爱尔兰贵族,祖籍所在地位于剑桥北部的Milton Hall。
盾型纹章
学院的纹章是第一次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当时菲茨威廉堂需要一个标志来表示其新成立的划船俱乐部。因此,学院纹章应运而生,其外观是菲茨威廉学院院徽与菲茨威廉伯爵使用的菱形盾牌之间的组合。值得注意的是,菲茨威廉学院是唯一在大学会议中使用自己的徽章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