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导师制”。学生的导师由研究人员担任,他们多为品学俱佳的学者,在一定的领域卓有建树。导师制要求学生每周与导师见一次面,将自己一周内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向导师宣读。此外,还有许多讲座。每个讲座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不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可以自由发言,平等讨论,但在议论之后,要交作业。与导师单独见面,宣读一周内研究和撰写的论文时,导师要评论,要提问,如果论文质量不行,答辩不好,要影响成绩、影响毕业。一周一次,周复一周。
与美国的精英学校(主要是私立)不同,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公共机构,它们不能公然的表现“捐赠偏好”(即一个父母社会地位高的孩子比一个社会地位较低的孩子在申请学校时占有较大的优势)。
本科生必需信仰英国国教的要求于1年废止。1920年之前,古希腊知识为必需。1960年前,则须要懂得拉丁语。而女性直到1920年后才能够得到牛津学位。
本科:高考成绩名列前1%,或者ALevel成绩达到AAA或AAB,IELTS 7.0以上(每项至少7.0),TOEFL600以上 硕士:优秀本科毕业,IELTS7.5以上,TOEFL630以上(机考267)
本科生入学由独力的学院批准,它们的学生将在学院接受导师教育,并在大学接受讲座和课程教育。而研究生的通知书则由各系首先决定,然后是与之相关的学院。
学校欢迎来自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背景的学生申请入学。牛津的学生来自英国各地和海外。为获准入学的竞争十分激烈,但每一位候选者的个人优点都会经过慎重的考虑。学术成就当然很重要,但导师也同样看重进展潜力、动机和申请者对在牛津学习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