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大学,简称曼大,是一所门类齐全,科系众多的综合性大学,位于曼城的市中心的大学村内。曼大的前身分别是始建于1824年的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MIST)和建于1851年的欧文斯学院(1880年升格为维克多利亚曼彻斯特大学)。这两所世界一流学府经过上百年的独立发展,终于宣布于2004年10月22日合二为一,成为的曼彻斯特大学。曼大以教学严谨,学术风气自由著称,创新作为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主导思想,已形成传统。
名人记录
经济
阿瑟·刘易斯爵士,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贡献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约翰·希克斯,197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于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研究。
物理
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1958年出生于俄罗斯索契,与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主持的 “在二维材料石墨烯研究中开创性实验”在2010年诺贝尔奖。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1974年出生于俄罗斯Nizhny Tag,与安德烈-海姆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主持的“在二维材料石墨烯研究中开创性实验”在2010年获得诺贝尔奖。
汤姆逊(J.J Thomson),14岁进入该校,1871年到1876年进行学习和研究工作。后来他发现了电子,于1906年获得诺贝尔奖。
约翰·亨利·玻因廷(John Henry Poynting),1867年大1872年在读,是新物理实验室的头几位学生之一。1876年到1879年任教。后来成为梅森学院(即后来的伯明翰大学)教授。他主要研究电学和光学,著名的玻因廷向量即出自他手。1891年,他测定了地球的平均密度;1893年,测定了万有引力常数。其玻因廷-罗伯逊效应与相对论有关。
威尔逊(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1884年至1887年在读,发明了膨胀云室(威耳逊云室),与1927年获得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