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新闻

英国留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历史悠久 声誉卓著

2012-09-24 10:36:27 英国留学云 4008-941-360

大学排名

院校大全

留学案例

在线申请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历史悠久,它不仅是欧洲唯一的一所研究亚洲、非洲、近东和中东课题的高等教育机构,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居于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拥有200多名从事这些领域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

英国留学网首席留学顾问刘颖老师介绍,SOAS学院的教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居于领先地位,他们孜孜以求,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私营企业以及媒体中扮演着顾问、评论员、咨询者的角色。亚非学院的学者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民主、发展、人权、身份、司法制度、贫穷和社会改变方面的研究,范围广泛,关系到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

亚非学院http://www.001uk.com/soas/)声誉卓著,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到此研究亚洲、非洲及中东地区课题。亚非学院以其在艺术、人文科学、法律、社会科学、语言和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教学及科研成果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国际性是这个学校显著的特点,学院早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外交官,和牛津、剑桥一样,伦敦大学的各个学院包括亚非学院也实行导师制的教学方式。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为每个学生都制定了导师,定期与学生接触,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有关问题。

SOAS学院开设的课程涵盖了亚非两地人文及社会科学等学科,极具特色的是学院开设了30多种亚洲和非洲的语言课程。汉语强化课程很受欢迎,每年学中文的人都以10~15%的速度增加。在亚非文化和稀有语言研究领域,学院的一些学者被公认为这方面的权威专家。在亚非学院的办公室,经常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国画,会讲汉语的英籍教师也为数不少。

下面是亚非学院在最近几年的各项评比中取得的名次和成绩:

1999年The Times评估等级:评估总分第6位,教学质量第4位,科研质量第9位,入学标准第20位,师生比例第3位,图书电脑经费第1位,设备经费第8位,获荣誉学位的学生比例第1位,毕业去向第18位;1999年Sunday Times评估等级:第13位;1999年Financial Times评估等级:第7位;2000年Financial Times评估等级:第13位;2001年泰晤士报综合排名第24位;2002年泰晤士报综合排名第27位、人类学第9位、法律第13位、经济学第10位;2004年《卫报》英国大学综合排名评比中列第4位,其中经济和法律专业排名第8位;2004年泰晤士报英国大学排名中列第19位,法律专业排名第12位;2006年泰晤士报英国大学排名中列第18位。

图书馆

亚非学院的图书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亚洲、非洲和中东的学术性图书馆之一,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者到此进行研究。学校图书馆位于伦敦市中心罗素广场的亚非学院校园内,藏书超过一百二十万册,同时还拥有十分重要的档案资料、珍稀藏品及不断增长的电子期刊等电子信息资源。图书馆的藏书内容涉及到数千种语言和方言。

亚非学院图书馆于1973年扩建,由德尼斯·拉斯登爵士设计。这儿的绝大多数图书都置于开放式书架上供读者借阅。由于靠近新建的英国国家图书馆,各国的学者往往都要到这里来顺便看看。120多万册藏书中以东方学、法律、历史、社会学、东南亚语言方面的书籍最为齐备。其中的中文书库还藏有许多中国古籍珍本和孤本。无论在研究和收藏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中文古籍中大约有1,500册是马礼逊从中国带去的,马礼逊和米怜创办了中国第一份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回国后马礼逊把他收集的汉学书籍送给了当时的伦敦大学学院,后来经过调换,这部分书籍最终被全部收藏到了现在的亚非学院图书馆。中文古籍中的另外一些珍贵的藏品则是由曾经做过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教师的庄士敦先生捐赠的。庄士敦在紫禁城里陪伴少年溥仪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并鼓励溥仪赴英国留学。1931年到1937年间,庄士敦担任亚非学院的汉学教授,在此期间他还撰写了《儒家与现代中国》、《紫禁城的黄昏》等著作。亚非学院与20世纪的中国渊源很深,先后在此任教的有作家老舍、萧乾等人。学院图书馆收藏了许多中国作家的作品,其中现代文学作家老舍的作品收集得最为齐全。

相关资讯
英国留学评估
已有-人成功获取留学方案
© 2005-2025 立思辰留学版权所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