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初,各个高校门口都会有一条靓丽的风景线,那就是:高考的送考家长!
穿的有讲究,颜色也有讲究,连哪天穿什么都有讲究……
送考的妈妈要穿旗袍(旗开得胜),爸爸要穿马褂(马到成功),第一天要穿红色(开门红),第二天穿绿色(一路绿灯),第三天穿黄色(走向辉煌)…可谓是“争奇斗艳”…
不过总归是可以理解,踏入高考的考场,未来的道路如何,就要在此一决胜负!
高考人数自前年直破千万后,今年各省陆续上报的高考人数还在上涨,预计今年高考总人数将突破1200万,其中广东省报考人数高达78.3万!
和考研一样,大家都知道狼多肉少的道理,但还是在国内越发内卷之下,不得不拼命上岸!
难道人生学生时代的道路走到这里就只能单行了吗?立思辰留学小编倒是不这么见得。
今年高考有什么变化
2021年的高考时间还是按照惯例从6月7日开始。
但是今年发生变化的是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辽宁、重庆等8个省市的高考生将迎来“3+1+2”的新高考模式。
“3”代表全国统考中必考的语数外,“1”是在物理和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作为首选科目,“2”则是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和地理4个科目中再选择两科作为再选科目。
先看看之前“传统方式”下的历年高考人数和录取情况吧:
自推行高考以来,高考人数和录取率都呈上升趋势,虽然录取率高了,但是奈何不了报名的基数大,在千万人的竞争下,仍然还有几百万的学生在首战中无所归依。
平均算下来,211高校的录取率大约在2.4%左右,985高校的录取率约0.8%,而清北的录取更不必说,在曾经奋斗的无数个日夜下,有多少人最终变成了高考的陪跑。
随着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愈发看重,在高考这样的全国教育赛道上,逐渐萌发很多改革。
今年的这种新高考形式,则是从以往刷题式的死记硬背,增加更加开放的试题。
高考命题方向慢慢减少以往重复的题型,更多地锻炼考生的灵活性,目的是对思维模式和综合能力起到积极的引导改善作用。
但让一个习惯重口味的人转而吃淡,多少都会不适应。很多高三的学生都表示这样方式无异于增加了高考难度,刷题拼高分的技巧可能都无法适用。
但这也是中国教育走向国际化的过程,越来越贴近国外教育中的综合素质发展。
但在这样的形势下,可能在未来十年,高考的竞争仍会越来越激烈。
高考的第二赛道
BOSS直聘发布的《2020年应届生春招求职趋势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3月31日,企业在招聘需求中明确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数量同比上涨13%。
如果说高考是人生学生时代通往大学本科的单选题,那留学就是增加的多选项。
今年年初,中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重申将继续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
相比以前来说,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高考成绩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院校的认可,高升本留学不再稀有。
根据《2020年中国留学白皮书》,能看出一种状态,就是:留学大众化。原先领导干部的子女多有机会出国,转而普通家庭的留学意识慢慢增强。
而留学的目的也更多倾向于内在化。
其实,国内外教育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要完成“宽进严出”,全靠自己的自主能力,不仅从学习上逼着自己勇于质疑和提问,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建立共同目标;也要在生活上,自己学会处理各种问题。
这种潜移默化下培养的能力,也是大家选择留学所看重的。
针对高中生可以做什么样的准备呢
简单来说,在准备高考的同时:
·可以考虑再同步申请预科或国际大一
·如果成绩比较好,且擅长英语的话,可以考虑高考直申
以英国来说,作为世界践行精英教育最好的国家之一,一些TOP100的高校都认可高考成绩;澳洲一些院校都可以高考成绩直申。
如果是高二及以下:
·还在观望要不要参与到高考的角逐,也可以提前预备着申请预科,不需要高考成绩,提交高中综合成绩即可
·再或者考虑上A-level(相当于英国高考),通过后申请英本
不过申请海外院校都需要语言成绩,直申的话雅思需要6-6.5左右,预科的话大概4.5-5.5左右,具体还要看院校各自的要求。